
202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弘扬“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退役军人精神,展现孝昌县退役军人在不同领域的奋斗风采,为孝昌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策划推出《老兵新传——八一特辑》新闻宣传专栏。本期推出——《一朝军旅路 半生写忠诚 孔德飞:烽火硝烟中的“红色军医”》。



孔德飞,河南省兰考县人,1970年12月入伍在济南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服役,立三等功一次。曾参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转运伤员救治和护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伤病员救治。他是“澴川老兵宣讲团”成员,孝感市关工委“火炬”宣讲团宣讲员,“优秀五老志愿者”,现担任孝昌县军休老年党支部书记。
退休以来,孔德飞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心系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深入学校等地开展红色宣讲,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困难、完成学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员和军人的担当。
红色军医向战行 手术台上显担当
当兵一日,使命一生!军旅期间,孔德飞誓做信念如磐的红色军医,不断为军地患者撑起一片健康安宁的天空。回望来时军旅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重现,终生难忘。
“那时候,我们手中的手术刀和战士们的枪一样,都是战斗的武器。救活一个战士,就是为革命保存一份火种。”孔德飞激动地说道。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孔德飞在武汉军区总医院工作。由于战况激烈,大量危重伤员被转运到后方总医院急救。
一次,一位名叫张宁成(化名)的战友因触雷伤重,从前线转运到武汉军区总医院救治,送来时深度昏迷,生命危重,几十颗弹片未取出而化脓感染。救治护理期间,这位战友因疼痛难忍,常常表现出易怒、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等症状。为安抚他,孔德飞主动与他聊人生、拉家常、谈病情,进行心理安慰。
在院期间,孔德飞及时帮助他办理了伤残证。出院时,张宁成将一本非常珍贵精致的笔记本送给孔德飞,拉着他的手说:“孔大哥,感谢你对我的精心护理和照顾,我终生难忘。所有的感谢,我写成一首诗送给你:今日伤愈念故恩,阶级情意似海深,临别舍下一身言,他日重逢倍感恩。”

“超负荷的工作常常使我累得近乎虚脱,但看到一个又一个战友痊愈出院时,那些铮铮铁骨的男儿在血与火的战场上都不曾掉落一滴泪,在相拥惜别时却泪如雨下。这份珍贵的战友情令我动容,更加感到作为一名军医的神圣与伟大,自信与豪迈。”孔德飞说。
脱下“橄榄绿” 换上“志愿红”

“大家知道吗,小悟乡的项庙村曾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在2025年全市“老兵宣讲团”专题培训班上,72岁的孔德飞身着旧军装,将孝昌县红色故事娓娓道来。


退休以来,孔德飞参与的宣讲达150多场次,惠及3万多人次。作为“澴川老兵宣讲团”、孝感市“火炬”宣讲团孝昌分团的一员,他走进乡村小学、县中小学、党校、机关、军营、乡村、社区,用乡音乡情架起红色传承的桥梁。他讲述着那些发生在孝昌大地上的英雄事迹,让大家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与无畏。

2024年清明时节,他带着学生代表,前往孝昌烈士陵园。在刻着400多位烈士姓名的纪念碑前,他轻抚“周建明”的名字:“这位战友牺牲时只有19岁,他的家就在邹岗镇……”望着身边一张张稚嫩的脸,他感慨地说:“周建明,这个名字背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充满梦想的年轻人。他曾是家中的骄傲,是朋友的榜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选择拿起武器,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勇敢地站在了战场的最前线。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铭记那些为我们付出一切的英雄。”孩子们湿润的眼眶里,映照着老军人泛黄的军功章。孔德飞的讲述,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


来自孝昌县文源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刘明锐说,“以前课本里的红色故事感觉离自己很远,今天听老兵爷爷亲口讲述,让我知道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以后我会更加珍惜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听了老兵孔德飞的宣讲后,孝昌县孙家畈暑期托管班大学生李兆广深有感触,“老兵爷爷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比任何教科书都震撼,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艰辛。作为医学生,我要勤学专业知识,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奉献。革命前辈为我们点亮的精神明灯永不熄灭,我们这代人定会拿稳接力棒,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离岗不褪色 关爱暖心田
作为军休老年党支部书记,孔德飞任职以来以“特色党建+志愿服务”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他始终秉承“重在参与、捐款自愿”的原则,倡导军休党员以爱之名,为困境儿童贡献军休力量。孝昌县军休所军休人员持续近八年播撒爱心,累计募集善款5万余元,惠及花园镇、小河镇、季店乡等地的30个困难学子家庭。孔德飞作为发起人,不仅个人捐资近1万元,更是积极动员战友共同参与。


正如孔德飞所言:“只要身体允许,我这个‘红色宣讲员’就会一直干下去!”如今,这份红色暖流仍在孝昌及孝感大地上持续涌动,温暖着每一颗赤子之心。从卫戍边疆到守护童心,从手术台到宣讲台,孔德飞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着军人本色。这位72岁的老兵,依然在澴川大地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银发先锋的赤诚篇章。
记者:丁珂
通讯员:王小萍
一审: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