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由湖北省五所省级示范高中共同发起的“五校文学联合体”第四届研讨会暨“新时代中国故事大讲堂”文学公益活动在孝昌县第一高级中学正式拉开帷幕。
来自阳新一中、江夏一中、咸宁高中、崇阳一中及孝昌一中的师生代表、文学社团骨干,与省市文联、知名作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校园文学盛事,探讨新时代青年文学创作与人才培养。
孝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明智出席活动并讲话,孝昌一中党委书记周杰致欢迎辞。孝昌建县三十二载,始终秉承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的优良传统,通过阵地建设、精品创作、品牌活动和全民阅读,呈现出“全民参与、名家引领、精品迭出、活动常新”的鲜明特征。先后出现了麦浪闻莺、邱籽、刘国琼、张丽、付勇军、汤秀英、王瑛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学领军人物。政府扶持出版《孝昌印象》《网评孝昌》《魅力澴川》《锦绣澴川》《孝昌孝文化探源》等地方文学丛书,打造出了具有新时代辨识度的“书香孝昌”文学高地。孝昌一中坚持“文理并举、以文化人”,累计为全国重点高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材,清泉文学社成为莘莘学子放飞文学梦想重要平台。
各学校代表分别围绕校园文学社团建设、跨校合作模式、文学期刊运营、文化资源融合开发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思路,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研讨会上,孝感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周芳作了《扎根校园沃土,点亮文化心灯》的主题发言,指出文学创作应从生活深处汲取养分;孝感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方东明以《文学,照彻人生的永恒灯火》为题,阐述了文学对人生的深远意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李汉桥深入剖析了《文学社团活动与文学教育学》的互动关系;知名作家、《大武汉》主编郑因则聚焦《打造书香校园,从阅读做起》,为阅读推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文学社团不仅是写作训练营,更是青年人格塑造的土壤。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增长了多少知识,更是培育‘有温度、有深度、有韧性’的完整的人,从文学找到智慧,让人回到人本身,这才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古老智慧在当代教育中的生动实践。今天的研讨活动,正是将孤立的文学‘火苗’聚成火炬,照亮更广袤的教育原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李汉桥说。
参加研讨活动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推广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借鉴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孝昌实际,以文学之力,培根铸魂,推动文学事业蓬勃发展,营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孝昌、热爱创作的浓厚氛围。县作协负责人张丽表示,将发挥社团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号召大家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脚步丈量荆楚大地。
方东明在随后举行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大讲堂”文学公益活动上致辞,孝昌知名作家麦浪闻莺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写作知识分享,旨在提升青年学子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与会师生代表在听取公益讲座后,开启了一场文化采风之旅。他们先后探访了孝昌县文化中心,感受地方文化底蕴;随后前往具有重要革命历史意义的新湖北党政军诞生地保护发展中心,追寻红色记忆,厚植家国情怀,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积累鲜活素材。
“在孙家畈革命旧址采风时,触摸着斑驳的历史砖墙,我突然理解了今天老师们说的‘从生活深处汲取养分’。过去写红色故事总像在拼凑词汇,现在那些英雄的面孔仿佛就在眼前。”咸宁市高级中学学生施雯萱说。
“五校文学联合体”成立于2022年7月,由阳新一中、江夏一中、咸宁高中、孝昌一中、清江外国语学校(后成员校调整为崇阳一中)等省级示范高中自发组建,旨在搭建跨区域校际文学交流平台,共享资源,联合办刊,促进校园文学繁荣发展。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研讨会,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湖北省中学校际文学交流的重要品牌。
记者:吴 荣 杨艳容
一审:刘 爽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