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从红色摇篮到振兴热土

07-07 16:16   0

从上世纪20年代的烽火岁月,到新时代的振兴征程,孝昌始终传承着红色基因。1949年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湖北军区在孝昌孙家畈宣告成立,这里成为解放湖北的重要起点。如今,这片红色热土正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发展动能,在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中书写老区新篇章。

随着暑假的到来,新湖北党政军诞生地历史陈列馆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锈迹斑斑的革命武器、泛黄的旧书信、黑白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历史影像,生动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

“少年强则国强,革命是最好的教科书。趁着假期,我带着孩子来沉浸式的参观学习,可以在孩子心里种下爱国的种子。”游客说。

孝昌是一片浸染着英雄热血的土地。从1921年到新中国成立,近8万孝昌儿女参军参战,近万名烈士为国捐躯;新中国成立后,又有80多位烈士英勇献身。

近年来,孝昌秉持“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绿色发展‘强’起来”的理念,打造红色研学、历史文化等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1.5亿元。新湖北党政军诞生地历史陈列馆、刘震将军纪念馆、磨山村等红色景点,与生态茶园、田园风光交相辉映,成为拉动经济、助力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磨山村主要是发展石艺、民俗和红色文化。我回乡创业,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了以石艺文化为主题的餐饮和民宿,坚持农文旅养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农家乐“故乡情”负责人杨柳叶说。

如今的孝昌,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绿色产业势头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赋能,机电产业、循环经济朝着“双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加速迈进;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同磁石,吸引众多企业纷至沓来。

“孝昌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体系完善,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到成品组装,形成了一条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效应显著,而且当地政府在政策扶持、企业服务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山东楚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贵宾说。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孝昌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王店镇新岗村“十分钟服务承诺”队伍,快速响应群众需求;卫店镇“小夏说法”矛盾化解机制在全县推广,223个“最小应急单元”让基层治理更高效。同时,孝昌以党建推动产业融合,七仙红桃产业、太子米产业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记者:王虹

一审: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