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温度丈量幸福刻度 孝昌牌坊社区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07-06 16:31   0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孝昌经济开发区牌坊社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新使命,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幸福清单”。

在开发区牌坊社区,曾经杂乱破旧的老旧小区已彻底改头换面,取而代之的是窗明几净的楼房、绿树成荫的道路。这一转变,得益于开发区推行的“红色根系工程”。通过构建“开发区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52个网格党支部深入36个小区,实现党组织覆盖“零盲区”。

“以前小区三天两头停电,一下雨路上全是泥。现在党员干部挨家挨户问需求,不仅修好了电路,还把路面硬化了,住得舒心多了。”孝昌经济开发区牌坊社区居民乐楚林说。

23个高标准党群服务站成为党群连心的“强磁场”。牌坊社区积极构建多元共治生态,创新建立“社区+网格支部+物业+自管会”四方联动机制。牌坊社区惠源小区曾饱受充电难题困扰,通过12次专题协商会,各方凝聚共识,成功根治了这一难题。

“过去飞线充电像‘放风筝’,现在扫码就能充电,安全又方便。”孝昌经济开发区牌坊社区居民孙运明说。

“我们联合网格支部划区域、定方案,还争取到开发区补贴,现在231个充电位每天使用率超90%,安全无忧,满意度大增。”孝昌经济开发区牌坊社区惠源小区物业负责人王建菊说。

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牌坊社区创新“三三说事”议事机制,大事街社“商议”、小事网格“评事”、私事邻里“说事”。惠源小区公共晾晒场改造中,127条居民建议被分类整理成《晾晒公约》,不仅解决了乱搭乱晒问题,还催生出“邻里互助晒被日”等自治活动,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现在小区里有了统一的晾晒场,还制定了晾晒文明公约,大家都挺和睦的,气氛也很好。”孝昌经济开发区牌坊社区惠源小区居民姚秀芳说。

牌坊社区还以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重要抓手,设立快递服务站、幸福食堂、健康中心等多元化服务载体,让便民服务真正实现“触手可及”。

“这里环境很好,有空调、有水,我们平时可以来看看书、放松心情。”孝昌县文源学校九年级学生左婧琳说。

此外,数字赋能更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引擎”。“四单制” 智慧服务链实现居民扫码点单、智能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让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数据显示,通过该机制,民生问题解决时效提升40%,群众满意率达96.8%。

“我们社区采用数字技术串联居民需求、党员资源和服务评价,形成闭环。这些数据为我们优化治理策略提供了精准依据。”孝昌经济开发区牌坊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孙东清说。

从红色根系扎根基层,到多元共治激活动能;从民主议事汇聚民智,到智慧治理提质增效,孝昌正以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用民生温度丈量幸福刻度,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绘就“党心连民心、治理惠民生”的时代新画卷。

记者:王虹  黄一阳  张思琪  康洪洲

一审: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