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上“栽金”,林下“刨银”!孝昌这个地方出了三样生金法宝!

©原创   08-21 10:49   0 ​ 张思琪 聂巧辉

日前,记者在小河镇豫西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内看到,夏日的猕猴桃大棚里,鹅、树、草和谐共处,一个大棚里出了猕猴桃、鹅蛋、大鹅三样宝贝。

小河镇豫西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主人名叫陈爱兵,在外务工的时候看中了猕猴桃种植的发展前景,于是放弃在外的工作,回乡流转土地162亩,种起了猕猴桃。

当初,陈爱兵选择回乡创业种植猕猴桃就是希望能有个好收成。但猕猴桃生长之初,并没有给他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反而果园有长草的烦恼。果园长草怎么办?是打药灭掉,还是用机器来锄。为了解决果园长草这个大难题,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陈爱兵了解到养鹅能锄草,于是他决定开展生态发展道路,利用大棚里的青草来养鹅,收获鹅蛋、鹅肉的同时,让大白鹅充当“锄草机”,实现了果园养鹅、鹅来“锄”草、鹅粪肥田的生态循环。

陈爱兵告诉我们,通过树下养鹅,一方面可以通过鹅把草吃掉,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鹅把草变成肥料,鹅粪肥林效果明显,进而促进了猕猴桃树的生长,育出的生态鹅体壮肥大,真正体现了“树下养鹅,一举两得”的效果。

小河镇陈湾村村民 陈爱兵:我是从今年开始养鹅的,目前有5000多只,鹅能吃草,免去了一年锄草需要的十几万块钱,鹅还能有一定的利润,一举两得,效果很不错。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该合作社大力发展“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搭建就业平台,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陈爱兵告诉记者,附近村民来做事按月发工资,七十块钱一天,村民们有时间都可以来做事。

林上“栽金”,林下“刨银”。如今,陈爱兵的合作社立足当地实际,通过政策扶持探索实施了“经济林种植+林下种养殖”的多元立体农业发展新模式,现在,陈爱兵也期待着这群大白鹅与猕猴桃共同成长,给他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成为农业循环发展的一面新旗帜。

陈爱兵说,后期他将扩大种植面积,让附近的村民都参与到合作社中来,有钱大家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