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素质·敢快干丨孝昌陡山:水乡曹砦“新画卷” 青年才俊“执笔人”

08-08 18:00   0

今年以来,孝昌县陡山乡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聚焦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和年轻干部成长需求,大力实施“一上二下”(年轻干部上讲台当老师、下田间地头、下项目一线)行动,配套建立“导师帮带”驻村包保机制育新苗传薪火,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能干事、接地气的年轻干部队伍,为“五美”新孝昌建设注入陡山活力。

陡山乡常态化开展“机关干部大讲堂”活动,组织年轻干部轮流登台当老师,紧扣自身负责或熟悉的业务领域,深度备课、专题授课,在“深学、讲授”的良性循环中,学深悟透政策条款,推动干部以讲提能、以学促干。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认为‘年轻干部大讲堂’是一个极其宝贵的学习成长平台。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在基层广阔天地中展现青春担当,贡献青春力量。”陡山乡年轻干部张思怡说。

扎根基层学本领,田间地头长才干。炎炎烈日下,在陡山乡四季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年轻干部周宇凡跟着农户江四红学习水稻田间管理技巧,成为陡山乡年轻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炼真功的生动缩影。

“以前在办公室接触的多是农业理论知识,到田间地头跟着农户学实操,才真正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也让我更清楚如何将政策有效落实。”陡山乡年轻干部周宇凡说。

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在项目攻坚中加速成长。在曹砦二期工程施工现场,年轻干部杨峰峰与项目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认真记录项目建设过程中用地保障、施工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打通堵点。在他的全程跟进下,该项目顺利完成76间土坯房、38所旱厕拆除工作,实现“零补偿、零投诉、零上访”,为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成为陡山乡青年干部宝贵的”成长档案”。

“作为年轻乡干部,我深入践行包村联户机制,与村‘两委’组建工作专班,创新实施‘三早’工作法:早摸排掌握矛盾隐患、早介入开展政策宣讲、早化解搭建协商平台,实现‘矛盾不出村’目标。这一实践既保障了项目顺利落地,又在基层工作中提升了能力,更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民生改善。”陡山乡年轻干部杨峰峰说。

陡山乡创新“导师帮带”驻村包保机制,让年轻人向老党员、老干部学经验方法。96后年轻干部游凯在导师指导下快速成长,从对村民提问手足无措到能熟练解答政策、协调纠纷,成为了基层工作的“多面手”,并深度参与了多个项目建设,协调推进相关工作。

“2024年,我担任新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期间,主要参与新街村九丰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村湾和美乡村建设、郭李营农旅融合项目,这三项重点工作,不仅让我见证了村里的发展变化,更在实践中实现了自我成长。”陡山乡年轻干部游凯说。

“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以来,我主动帮带游凯,从下村入户宣传政策、参与村湾治理到项目一线拆迁协调,一件件事见证了游凯的成长,让他熟悉了村情,知晓了民意,建立了群众感情,提升了工作能力。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持续深化导师帮带,助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陡山乡人大主席安格格说。

陡山乡的年轻干部们奔走在项目一线、田间地头、拆迁现场,从饱含书生气的“莘莘学子”变成了沾上泥土香的“贴心人”,从农业知识的“门外汉”变成了服务三农的“实践者”,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民盼,将青春热血挥洒在这滚烫热土之上,执笔绘就乡村振兴的绚丽华章。

“今年以来,陡山乡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从多维度强化队伍建设:聚焦集中学习,搭建多元锻炼平台,通过‘机关干部大讲堂’、乡镇月报例会、集中培训等覆盖乡村干部;实行‘导师帮带’驻村包保,形成工作闭环;推行实地教学,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到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农旅融合等示范点实地参观,学习好经验、好做法,鼓励年轻干部‘揭榜挂帅’攻坚重点项目。陡山乡将持续推进‘七大培训机制’,锻造过硬队伍,为‘五美’新孝昌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陡山乡党委组织、统战委员胡瑞说。

记者:邹圆圆

一审:邹圆圆  彭扬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