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滞销果农愁眉不展”到“订单纷至沓来”,孝昌县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创新构建“四方联动”寄递物流体系。2025年成功入选全省农产品上行工作试点县,真正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眼下正值黄桃上市的旺季,在孝昌县丰山镇红菱生态种植基地,电商达人李静正举着手机在桃林中穿行,通过直播间给网友们展示刚摘下的黄桃。
“大家看这黄桃,皮薄肉厚、汁水超多!今天下单的朋友,我们都可以现摘现发,保证新鲜!”电商达人李静说。
从昔日守着地头盼客商,到如今玩转直播开网店,李静的转变,是孝昌新农人的缩影,让农特产品搭上电商快车,不仅桃子不愁卖,而且畅销省内外。
“我是2018年开始学直播的,那时候县商务局组织免费培训,手把手教怎么拍视频、怎么跟网友互动,从一开始对着镜头紧张得说不出话,到现在一场直播能卖几百单,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就业,我感到很自豪。”电商达人李静说。
要让农产品卖得好,先得让农民会卖货。针对果农“不会线上卖”的困惑,孝昌累计培训了2000名本土电商人才,还培育出“鸡蛋姐王素美”“胖阿玲余自玲”等50余位电商达人,带动了孝昌名特优产品销售。
“我们盯着电商人才这块短板,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课程内容涵盖直播技巧、网店运营、短视频制作等,做到线上线下齐发力,让孝昌的农产品有个好销路。”县商务局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海刚说。
给农产品加道“保险”,才能让果农少发愁。近年来,孝昌县累计投入2700余万元财政或自有资金建设245座冷库,成为水果的“保鲜舱”。在丰山镇桃产业冷链物流分拣中心,来自附近果农的产品,通过这里分拣“飞”向全国各地。每到黄桃上市,冷库就成了果农们的“定心丸”。
“丰山物流分拣中心的建成,给我们桃农加了一道保障,以前我们靠传统的人工筛选,效率低、成本高,并且不好保存。现在有了分拣中心,能保证桃子的质量,延长了桃子保鲜期,减少损耗,让我们更有信心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孝昌县红菱生态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杜斯说。
现如今,部分发展电商的新农人,面临的困难并非如何“销售商品”,而是如何快速顺畅地将农产品运出去。面对这个难题,孝昌县积极整合部门资源,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强快递物流村级站点的建设,解决好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让农产品卖得更快、卖得更远。
“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积极收集群众意见,针对果农销售难的问题,联合商务局、电商主体、快递企业建立‘四方联动机制’,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帮助果农破局。”孝昌县农业农村局工会主席潘胜芳说。
目前,孝昌建了1个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还有211个村级站点,组成“县村”二级网络,物流车能直接开到村口,实现“田间到舌尖”的快速衔接。
“以前快递到不了村,桃子得先运到镇上支局的窗口收寄,折腾下来损耗率超30%。现在我们在村里设了站点,当天摘当天发,冷链车直接运输,2天就能到顾客手上,损耗率下降到2%以下。”孝昌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负责人冷意泽说。
2025年1-6月,全县上行邮件达到58.04万件,同比增长132.16%。寄递物流这座“金桥”,正让孝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田间、走向全国,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我们牵头建立‘四方联动机制’,把各方力量拧成了一股绳,通过筛选优质农产品、建冷库保鲜设施,从源头保障品质;再联合商务局、电商和物流企业打通销路,接下来我们还要扩大冷库规模,培育更多电商主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孝昌县农业农村局工会主席潘胜芳说。
记者:邹圆圆 陈泽润
一审:邹圆圆 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