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孝昌县季店乡因地制宜,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引进种植大户等方式,多措并举,大力培育中药材种植产业,推动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真正让中药材种植成为群众增收的“新良方”。
走进季店乡群建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田垄上的白术长势喜人,散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们的身影,他们正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白术除草工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到了白术的管控期、除草期,这是药材,不能打药,只能依靠人工除草。我们雇佣的都是本村村民,每天用人15到20人,大概得持续一个月。”孝昌县伍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袁胜华说。
2024年年底,原本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袁胜华看中中药材的发展潜力,经过多方考察,回村流转600多亩土地,目前先期种植了白术、麦冬等中药材100多亩,其余的种植其它农作物。
“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前景比较好,所以选择土地流转种药材,既能带动本地经济,又能让村的老人们增加收入。”袁胜华说。
白术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燥湿利水、补脾益气、和胃、化痰、止汗等功效,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
“白术和麦冬都是一年收的植物,应用十分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袁胜华说。
中药材在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仅为附近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这个基地为村里老年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在这做事方便,一点也不折腾。”季店乡群建村村民史杏云说。
“在这儿干活儿不累,还能照顾家庭,手头有事儿做,心里也踏实高兴。”季店乡群建村村民黄望容说。
“小药材”撬动“大产业”,“产业兴”带动“农民富”。近年来,季店乡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后续将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群众种植中药材,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
“目前种植了100多亩药材,第一期是试种期,如果试种效果理想,后续将大面积推广种植。我们的药材销售渠道稳定,只要种好了就不愁销路。计划带动周边群众都来种植药材,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袁胜华说。
记者:张思琪 王美琪
一审:张思琪 王倩
二审:李文莉
三审:李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