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CCTV-13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视频连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围绕“‘村’字号背后的文化密码,如何挖掘?” 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期间,戴斌院长以孝感市孝昌县小河明清古街为例,着重阐述了本地居民安居乐业、岁月静好对古镇文旅发展的重要意义。
戴斌院长提到:“优质的乡村旅游,不仅要让游客领略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更要让他们看到充满生机的未来。像西塘、南浔,以及我当下所处的孝感市孝昌县小河明清古街,都有成千上万的本地居民在此安居乐业。无论游客是否到访,居民们都照常进行生产生活,悠然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因此,在发展文旅产业时,绝不能忽视本地居民的生活。”
孝昌县小河明清古街历史悠久,始建于宋代,在明清两朝和民国初年达到鼎盛。古街全长1600米,宽5米,建设面积达20万平方米。街道两旁坐落着300多栋明清风格建筑,多为二层砖木结构阁楼。这些建筑前有1至2米宽的廊檐,一律采用石磉礅托杉木柱子支撑。部分房屋纵深极大,有七重六个天井,近百米深。小河明清古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是目前湖北省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无论雪雨风霜,还是盛夏酷暑,明清古街上的居民都照常在廊檐下休闲娱乐、买卖交易,延续着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2013年,小河镇明清古街荣膺“中国传统村落”称号。2023年,又被授予“湖北省旅游名街”称号。小河明清古街通过保留原有生活场景,让古建筑群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活态文化载体。接下来,小河镇计划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小河明清古街的闲置资产,打造更多可供游客参观体验的特色点位,为乡村振兴探索出可复制的文旅融合成功范例。
作者:李健初 张文莉
一审:刘金兮
二审:陈园
三审:李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