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播湖北声音和湖北形象,经各地各单位推荐、专家评审,由湖北省委网信办(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湖北省记协联合举办的湖北省2024年第四季度“网络宣传好作品”已评选完毕,3月20日至3月26日完成公示。

最美路长刘婷婷——孝昌山村“守路人”
一湾碧水傍村过,青山脚下有人家。在孝昌县小悟乡青石村,一条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宛如一条条舞动的纽带,将大地的美景和生活的温暖紧密相连。
从“贫困村”到“网红村”,刘婷婷是家乡蝶变的见证者,也是建设者和守护人。身为土生土长的青石人,她对家乡的情感深厚而真挚。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村级路长,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路长”精神,让乡村公路成为了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我是路长,一样能“诗与远方”
2018年,借着湖北省孝感市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队的“东风”,刘婷婷又反复走访调研,整理大量的村情民意,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政策帮扶,与村“两委”一起,结合青石村实际,建成了一条青石扶贫公路,并于次年对这条路进行了“刷黑”亮化。村门口新修建的“四好农村路”观双线,更是一跃成为了“全国美丽乡村路”。
路通天地宽。如今,青石村通村、通湾、通户,联周边村、联乡政府、联高速路、联旅游线、联孝昌城,基本实现“三通五联”。昔日大山深处的深度贫困村因交通发展而华丽蜕变,成为孝昌县小悟乡第二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2021年9月,在群众的呼声中,刘婷婷当选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了青石村最年轻的“当家人”,并光荣当选为孝感市第七届人大代表。

路长不是官,而是群众安全出行的守护者、提升交通环境的实践者、实施乡村振兴的推动者——这是刘婷婷对自己路长身份的定位。
路长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辛苦。2022年2月的一天夜里,暴雨倾盆,一辆大货车把青石村幸福路路边的一根电线挂断了,不少树枝掉落在路上,影响了交通。闻讯后,刘婷婷立刻和值班干部一道赶往现场指挥抢修。这一晚,她忙碌的身影坚守在路旁,直至次日凌晨隐患消除。
2024年2月3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袭,青石村通村公路路面积雪深度达14厘米,车碾成泥,而雪下是冰,光滑坚硬。恰逢春节,很多人驾车回村过年,这对刘婷婷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村口的路都结了冰,车子千万不能走,太危险了。”这天清晨六点不到,刘婷婷一边念叨着,一边起了床。冒着寒风,迎着大雪,她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小组长出发了。在连通周巷和观音湖的主干道上,刘婷婷将一块写着“冰雪天气路滑注意安全”的警示牌放在路口显眼位置,和村民代表、志愿者们一起,耐心提醒过往车辆。
一直忙碌到中午,刘婷婷突然想起年前走访困难群众时,檀林湾刘婆婆的儿媳妇预产期要到了,她急忙拨通电话:“喂,刘婆婆,你儿媳妇现在情况怎样了?”电话那头,刘婆婆情绪很激动:“快要生了!但是外面的路都冻住了,车子也出不去,怎么办!怎么办!”了解情况后,刘婷婷迅速号召全村党员干部、小组长、村民代表、志愿者等,大家有机械出机械、有力气出力气,合力开辟出了一条生命通道。来不及休息,刘婷婷又赶紧联系了一台应急车辆,将刘婆婆儿媳妇送到了县医院,孩子平安出生。
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最可贵的坚守是“不忘初心”。刘婷婷说:“我是路长,守护乡村道路,让村民出行更安全、更方便是我的职责所在!”修路不易,建好更要护好的道理,刘婷婷逢人便说。她既当“护路员”,又当“宣传员”,巡路之余经常进村入户,将路长制政策、交通安全知识带入村民家中。她组织村民编写了《爱路护路公约》,有时候在村头或在农家小院里,可以看到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唱着:“青石路,黑又亮,帮助咱们奔小康。不打场,不晒粮,农机不到道路上。要文明,要安全,红白喜事让两旁。爱咱路,护咱路,乡村振兴在前方……”

“路长制”的实施,有效扭转了村民“管路养路靠政府”的传统观念,引导村民自发参与路域环境整治,推动沿线路域景观打造,村容村貌大有改观。“现在的青石村道路交通设施齐全,养护作业规范,村民拥有了更多的安全感;路域环境优美整洁,群众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刘婷婷说。
对于青石村来说,路的好处不止于方便“出山”。观双线串联起青石村与观音湖、双峰山等旅游景点,打造出一条兼具生态、观光、旅游、文化、村镇发展诸多功能的经济带。
交通的便利,也牵动了在外游子的心。“路畅通,财运通。农村大有可为。”孝昌县小悟乡青石村小悟里驿站负责人刘强说。
在刘婷婷和村“两委”的积极游说和支持下,刘强租下了新建在青石村观双线的交通驿站,取名“小悟里”。刘强以租代管,承担驿站绿化养护管理、清洁卫生等工作。驿站一方面可以为司乘人员提供停车休息、餐饮等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展示、销售青石村的特色农产品。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刘婷婷都会义务到驿站帮忙打扫卫生,接待游客,推销农产品。“你放假了就在家好好休息,生意又不是你的,老板赚了钱也不会分你一分钱,你操那个心干什么!”面对妈妈的埋怨,刘婷婷总是一笑了之。
通达的公路还为青石村富民兴村打开新视野。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村里打造了“山水交融”的美丽乡村特色游:村道沿路皆是美景,道路两旁木制的篱笆整洁雅致,半山腰上的民宿“青石居”野趣盎然,吸引游客驾车前来打卡游玩,感受古村落的独特韵味,品味绿色慢生活。“过去,我们只能靠骑电动车或坐出租车出行,现在坐着公交就能去邻村走亲戚。而且我们的路跟城市一样,又卫生又好!”村民祝素先称赞道。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和“路长制”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同时也打通了全村的经济“动脉”。青石村通过网络平台和线下交易等方式,打造“悟生”生态绿色产品品牌,让当地的农产品能够远销省内外。引进在外“四有”人士建设青云居,修建2栋休闲农庄、6间食宿木屋和蒙古包,每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全村10余户农户和30多位村民增收致富。小悟里驿站承担游客中心职能,年吸引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余万元,驿站兼顾交通功能和经济收入的做法,得到交通运输部、湖北省政府领导高度肯定。

来源:湖北发布
一审:刘爽
二审:汪海莲
三审:李文莉